原名隆谨,字以行,笔名郑君平、郑平子、席耐芳等,陕西长安人,生于西安。幼年家贫,少时就读于陕西农业学堂。1910年加入同盟会,翌年参加辛亥**。上海震旦大学预备班毕业后,于1917年去日本留学,开始写作。其间,加入“创造社”。1926年回国后,执教于广州中山大学,兼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。四一二事变后在上海艺术大学任教,并从事**文艺工作,创作的独幕剧《抗争》,被选入《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集》。该戏剧集的《导言》中写道:“……唯一反映**的戏剧,是郑伯奇的《抗争》,在这个剧本以前,还没有人在戏剧里,显露出这样直接的明白的反帝意识”。1929年,任中国第一个提倡****戏剧的团体——上海艺术剧社社长。1930年春,参与筹组中国左翼作家**,选为**。同年参加左翼戏剧家**。1932年,根据**组织的指示,与夏衍、阿英一起进明星影片公司任编剧顾问。单独或参与创作的电影剧本有:《盐潮》、《**鸿毛》、《**的儿女》、《华山**》、《到西北去》、《女儿经》。这些剧本,主题鲜明,内容深刻,具有比较强烈的鼓舞、教育作用。其中《盐潮》,是根据楼适夷写的故事与阿英**改编的,反映了30年代盐民在残酷的重压下,奋起反抗的斗争精神;《**的儿女》(夏衍、郑伯奇、阿英编剧)正面描写了人民大众反对****的斗争,第一次把五卅运动中涌现的反帝爱国的光辉事迹,在故事影片里作了直接的反映;《到西北去》则以犀利的笔触,揭露了**派“建设救国”的谰言。郑伯奇还致力于电影理论建设和影评工作。1932年6月18日,与夏衍等15位左翼和进步的影评工作者联名发表了《我们的陈诉,今后的批评》的声明,阐明了今后电影批评的任务与方向。他在30年代撰写的部分电影评**章,收入《两栖集》(1937年出版)。他还与黄子布(夏衍)**翻译了普多夫金的《电影脚本论》,单独翻译了狄莫辛柯的《电影结构论》,还曾主编《文艺生活》、《电影画报》等刊物。**战争时期,曾在**任郭沫若主持的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,后任教于陕西省师范专科学校,并主编《每周文艺》。建国后,任西北大学教授。1950年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委员、西北文联副主席,创作秦腔剧本《血训图》和《史惠贞劝夫》,还写过一些评论、回忆文章,有《左联回忆散记》等。1953年被选为中国文联委员、中国作家协会理事。1954年后任中国作协陕西分会副主席。